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动态 > 我国外贸月度进出口连续保持14个月正增长

我国外贸月度进出口连续保持14个月正增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20  浏览次数:

海关总署8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1.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我国外贸月度进出口已连续保持了14个月的正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提振了国际贸易需求,有力促进了我国进出口增长。与此同时,跨境电商贸易表现亮眼,日渐成为外贸增长点和新动能。

我国外贸保持良好韧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蓝庆新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与我国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供应链优势分不开,当然也有全球疫情肆虐条件下的外贸转移和流动性宽松的因素。他提醒,短期看,受疫情影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预期不确定,同时逆全球化势头并没有根本扭转,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层出不穷,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压力仍存。“因此,我国下半年仍需要在稳外贸方面多下功夫。”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还是控制住疫情。在做好防疫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帮助企业解决出口物流成本上升、集装箱一箱难求等问题,为企业合理调配物流资源,增加新的集装箱服务。蓝庆新也表示,必须积极推进外贸政策,改革外贸体制,推动贸易便利化。

“疫情作为外生冲击,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短期影响,带来短期经济增长预期下降,但从去年的恢复情况看,中国外贸的韧性良好。”白明认为,对于目前的疫情,我国总体上准备充分,而且中国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一直没有放松。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可替代性较强,比如说江苏有疫情,同为制造业强省的浙江可以迅速顶上,满足市场需求,为外贸平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白明说。

下半年外贸压力不容小觑

白明提醒,下半年我国外贸压力仍然很大。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来看,最近三个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8.3%、48.1%、47.7%,均低于50%,处于荣枯线以下。据了解,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以上情况表明市场需求不足,经济恢复的全面性、整体性仍然不够。

“受近期极端天气影响,基础原材料行业供需增速明显放缓,消费品需求增速下行,市场价格加快上涨。”白明解释,由于部分基础原材料供给偏紧,物流运输难度加大,原本增速有所放缓的原材料价格再次反弹。尤其此前外贸海运价格连续刷新纪录、人民币升值再次抬高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市场需求受到影响。企业也因此对出口订单持谨慎预期。政府需进一步抓好扩大内需的各项工作,着力增强扩大内需政策的实际效果,切实推动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支持国内大循环全面畅通,积极助推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

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开拓新市场,优化全球市场布局。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前四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6%。同期,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合计6.3万亿元,同比增长25.5%。

蓝庆新表示,中国外贸市场已形成多元化发展趋势,今后仍需在巩固传统市场的的基础上拓展新兴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稳住并扩展外贸规模;推动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布局,形成以我为主的贸易链和产业链;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协调,推动各国以联合防疫为契机减少贸易障碍。白明也表示,我国外贸布局对哪个市场都没放弃,特别是“一带一路”和如今的东盟地区,企业要多手抓,不要过多依靠某一个市场。他还特别提到企业出口转内销,认为这是部分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外部压力较强时的一种选择,属于应急战略。一旦外部环境出现好转,企业又会回归主要目的国市场。“出于发展考虑,企业当前应该把国内市场作为财政战略的支撑点之一,进可攻,退可守。”白明表示。

跨境电商表现亮眼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疫情带动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攀升,成为外贸发展新亮点。据海关初步统计,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跨境电商进出口8867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出口6036亿元,增长44.1%;进口2831亿元,增长4.6%。业内普遍认为,疫情影响下跨境电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突破时间地点限制,精准对接客户需求,能在极大程度上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挖掘国际需求,增加外贸订单量提供大量机会。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到来,未来跨境电商模式也是重要的外贸增长点和新动能。“大力发展数字贸易,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势在必行。”蓝庆新认为,可以通过创新贸易形态,推动企业发展在云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等方面的服务贸易;扶助外贸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面向国际市场多语种电子化商品展厅;培育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外贸竞争新优势。

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开始习惯于在线购物,全球电子商务公司如亚马逊、速卖通、eBay、Lazada等在线用户激增,在全世界掀起网购热潮。同时,根据《2020跨境出口电商行业白皮书》发布的信息,2020年以来,大量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加入跨境电商行业,其中很多初创型企业依托广大中国制造和数字化平台,熟练操作并完成选品、采购、销售、物流、报关、收款、结汇退税等复杂流程。有学者预测,2021年会进入下一个数字外贸风口期。对此,蓝庆新表示,应通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经营主体结构,支持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贸易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创新培育新外贸增长点,同时在信息共享、贸易通关、出口退税等环节提供便利化服务。此外,为推动外贸均衡发展,应适当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和结构,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均衡发展;还要扩大进口,实现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

数字外贸强力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去年11月,国务院印发相关实施意见,支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和海外仓发展;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部署,要完善跨境电商发展支持政策,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参与海外仓建设。蓝庆新认为,当前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政策的着眼点,未来应从构建跨境电商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支持海外仓发展、完善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不断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为跨境电商提供便利化精准化服务等方面推进跨境电商发展。

当前,数字外贸的界限尚不明确,尤其是很多企业对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没有清楚的认知。“现在很多贸易如果是产业数字化,其实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智能制造的升级,普遍运用了电子商务模式。建议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外贸模式。”白明说。

(来源:中国贸易报)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Powered by ANDY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