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阻塞到两个街区外的各种车辆,不时经过的人群,令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ITC)所在的华盛顿西南区E街,迎来了一个非比寻常的周一。
ITC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下属机构,8月20日,USTR在这里举行为期6天的听证会,在这被称为“马拉松”式的公众听证会后,USTR将最终决定是否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而当USTR“301调查”委员会委员在听证会上一再问出“有中国之外的替代国么”之时,一位美方企业代表冷冰冰地回敬了他们一个单词:“NO(没有)”。
这即为目前特朗普政府面临的窘境:以参与听证的一家自行车厂举出的证词为例,目前美国进口的1800万辆自行车中,有94%来自中国,进口的3亿件自行车配件中,则有60%来自中国,在短期内无法更换供应商的情况下,对2000亿美元加征关税的板子,将结结实实打在美国消费者和厂商身上。
听证会首日的情形也证明了美国业界的焦虑之情。据在听证会现场的第一财经记者核查,61个发言人共被分成八组,其背景涵盖了箱包、服装、食品加工到半导体、自行车、化工等多个产业,赞同征税者寥寥,仅有3位。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曾在担任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时,多次率队赴美打钢铁“双反”案件,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以往这样的听证会最多3天,且在安排上美方会考虑到平衡,即每天的赞成或反对组的总数量是平衡的,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反对人数过多,想平衡也平衡不了。
尽管此前遭到在“透明度”问题方面的质疑,此次USTR仍决定以不直播的方式进行听证会,造成该听证会无法录音或录像。
婚丧嫁娶,全无幸免
而此次拟征税产品中消费品覆盖面甚广,从儿童座椅、婚纱到棺材,一应俱全,与美展开“301调查”时称所谓针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征税的借口毫不相干。
在此情形之下,美国业界参与该听证会的兴趣亦空前高涨,不仅有创纪录的358位来自美国企业、美国行业协会以及游说组织的代表前来参会,这其中还有不少已经第三次参加“301调查”听证会的代表,且在征集公共意见的美国联邦纪事(Federal Register)网站上,还充斥着来自美国商界的近1500条评论,其中绝大部分对此征税行为表示反对,并指出这样的广泛征税匪夷所思,中国作为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无法替代,美国政府的做法只会伤害美国本土就业。
在得克萨斯州经营一家棺材企业的负责人道格拉斯·陈表示,其企业完全依赖中国制造,关税将导致巨大损失,令悲伤的家庭成员在他们生命中最糟糕的时刻还要增加购买棺材的成本。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此前USTR给出的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征税清单,的确发现了有两个税号涉及棺材类产品。
美国亮线箱包公司总裁罗斯·比士普说,怎么也没想到,之前特朗普政府一直“喊打”征税的钢铁和高科技行业会波及到他们从事特殊类箱包产品的纺织品类别。
“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我看着飞行员和旅客们拉着箱子走,脑子里唯一想到的就是,箱子要涨价了。”比士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的产品不是高科技,同知识产权无关,对美国国家安全也不会产生威胁,我所需要的原料只有中国可以生产,我的产品不应该为充满政治色彩的贸易战付出代价。”
听证会首日第一个发言的比士普陈述,“我们现在付的关税大概为17.6%,比其他商品的关税平均高3倍以上,这么高的关税本来是为了保护美国箱包生产商的,但这个目的很长时间都没有达到。”比士普在证词中说,如果现在还要对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那我们要交的关税就达到可笑的42.6%。
他告诉第一财经,目前,他的公司所生产的箱包的大小隔层组装部件和生产来自中国广东的5家工厂。10年里,他已经同中国的供货商建立了紧密、信任并且非常顺畅的商业关系,所以即使最终加征关税不可避免,他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我的中国供应商非常非常出色,以同样的价格和同样的质量,我在美国找不到这样的供应商。交关税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征税的规模和目的上升到贸易战的程度,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非营利组织美国饰品协会(US Accessories Council)总裁吉伯森也是20日当天的一位发言者,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她所担忧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另外就是加征关税会影响到她所代表的行业中从小到大的美国公司。“额外加征关税会让美国大小规模的公司都受到影响,最终的代价是长期性的,受损害的将是美国消费者、销售业和美国的就业机会。”
找不到中国之外的替代国
据参加上述听证会的多位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确认,通常每位代表的发言被严格控制在5分钟之内,超时则会被立刻打断。因此这也是一个检验发言人士逻辑和是否能在短时间内触动委员们心弦的考验。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此次参加的不少代表均为第三次参加该类“301调查”听证会的业界代表,譬如在半导体产业方面的美国企业代表。
而在经历了三次听证会之后,各位抗辩代表和委员们的套路也较为固定。听证会首日委员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一,是否可以从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进口涉案税则号产品?第二,中方在该税则号产品方面是否有侵权和假冒行为?第三,加税是否会对美国经济和消费者造成损害?第四,能不能找到替代国?
而各位抗辩代表也主要表达五层含义:第一,中国具有优秀的技术工人和强大的产业链,在生产能力方面没有替代者,也没有竞争国家可以望其项背,无法把工厂搬出中国。第二,包括军方在内的美国消费者无法承受加征关税后的价格上涨,低端和中端美国消费者将深受其害,军方消费者也不能幸免。第三,此次征税的产品大部分都不具有高科技含量,与“301调查”初衷无关。第四,在特定税则号下,中国是唯一的供应商/原料生产商。第五,美国没人愿意做抗辩企业所在领域的工作。
在首日参加听证的一家美国新娘舞会行业协会代表兰格表示,在美国已经没人从事这样的(婚纱产品)工作了,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就像世界上的石油一样,中国是全球唯一的选择。“我们没办法在美国制作婚纱或者毕业舞会礼服。在美国没有人想干这种工作,比如我找不到想做手工穿钉珠的人。”
吉伯森在证词中列举了她曾经为寻找其他国家的供应商所做的努力。“中国在生产饰品满足美国市场标准上具有成熟的经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代替或者和中国竞争。”吉伯森说,“举个例子,过去3年多我一直在印度寻找皮包用的皮革和小饰品生产的供货商,但最终结论是,印度无能力达成中国能够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规模,特别是要考虑同等质量、价格的时候。美国本土更生产不出来。”
总体而言,在首日的61个发言人中,仅有3位表达了赞同征税的看法。“在首日听证会上,空调、食品包装和纺织品三个行业的企业或者协会,在陈述中表示支持全部或者部分征税。”正在参加上述听证会的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之所以说部分支持征税,是因为其中的美国纺织品协会虽完全支持对终端产品征税,但反对对原材料征税。”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企业代表/行会都称,在产品或业务方面受到了中国产品的冲击,而为中方产品辩护的,则多为消费品进口商或原料进口商。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蔡开明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亦表示,一种参与抗辩的思路,即让美方的进口商去参加听证,毕竟美方更关心的是美国消费者和其业界利益。
周世俭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在以往同美方的贸易纠纷中,美国用户、大型跨国企业在听证会上发言,比起传统思路来,会更有效果。
用对话解决争端
本轮为期一周的听证会举行之际,中美双方代表预计也会在华盛顿举行会面,讨论贸易议题。
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高级研究员、曾经在小布什政府担任经济和贸易顾问的利维(Phil Levy)告诉第一财经,本轮听证会从3天延到6天,意味着美国各行业在这项议题上反应强烈,也许会起到影响最终决策的作用。“在加征关税的问题上特朗普政府内部就有不同的声音,有的人比其他人的攻击性要强,他们也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但我不这样认为。”
利维说,双方解决目前贸易争端的更好方式是通过多轮的双边对话来设立新的标准,列出对两国都重要的议题。“我并不认为当前特朗普政府一直提出的双边贸易逆差和中国在WTO的表现等应该作为优先议题,有关双边投资和知识产权才是美方应该着重进行谈判的。”
贸易战何时结束?利维表示,在双方元首今年年底会面时会有一个转机,特朗普的行事风格证实他愿意同其他国家元首举行面对面会谈,更喜欢在这样的会面中解决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