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8584—2024《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对我国家具行业市场规范、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管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解读了新标准的主要内容,并对企业应对新标准管控有害物质提出了建议。
随着现代社会对居住环境品质要求的持续提升,家具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家具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重金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可能引发对呼吸系统的刺激、过敏反应以及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对家具中有害物质实施严格的限量控制,不仅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公共健康安全的必要举措,而且是推动家具行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绿色生产与消费的关键路径。
2024年6月2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584—2024《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该标准代替GB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和GB28481—2012《塑料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不仅扩大了适用范围,而且新增了多项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并统一了检测方法标准。这些变革使得家具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和结果判定更加全面、科学、准确,为行业监管提供了明确的合规依据,同时也增加了家具生产企业的合规风险,促使家具生产相关企业必须升级生产工艺和材料品质,以满足更为严格的环保和安全标准要求。本文对新旧标准的变化进行详细解读,探讨新标准中有害物质控制的具体要求、试验方法和管控建议,旨在为家具生产企业积极调整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确保产品合规提供指导意见,为消费者提供科学的选购指南,同时为监管机构提供监管参考,共同营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居家环境。
1 主要技术内容
1.1 适用范围
新标准GB18584—2024涵盖木、金属、软体、塑料、竹藤、石材等及其混合材料制成的各类家具产品,极大地拓宽了适用边界。这意味着所有家具生产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类型都必须严格遵守GB18584—2024的要求,适用范围的扩展为行业设定了统一的基础性规范门槛,避免因材料差异而产生监管漏洞,有力保障了消费者在选择各类健康家具上的权益。
1.2 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甲醛是一种无色无味且具有刺激性的气体,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是一系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具有刺激性的气味,其部分物质具有毒性[1-3]。其中苯、甲苯、二甲苯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的强致癌物质,在家具产品中有着极高的检出率,故标准将其单独进行要求。
新标准将术语“甲醛释放量”修改为“甲醛”,并更改了限量要求,新增了苯、甲苯、二甲苯、TVOC项目,新旧标准限量要求的比较见表1。新标准接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采用释放在空气中的物质浓度作为限量值,规定甲醛≤0.08 mg/m3、苯≤0.06 mg/m3、甲苯≤0.15 mg/m3、二甲苯≤0.20 mg/m3 、TVOC≤0.50 mg/m3,且主要针对室内使用的家具,室外使用的家具则无强制性要求,这体现了标准制定的科学性,既考虑到室内环境对人体的直接影响,又避免对室外家具的过度约束。
表1 家具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限量要求新旧标准比较
1.3 可迁移有害元素
新标准将术语“可溶性重金属含量”修改为“可迁移有害元素”,可迁移有害元素可以游离在家具涂层之外并发生迁移,被人体吸收后沉积在体内,积累到一定量后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4]。新标准在旧标准基础上增加了锑、砷、钡、硒4种可迁移有害元素的限量要求,限量值参考GB 28007—2011《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并根据产品类型对适用范围进行了分类,见表2。针对婴幼儿及儿童家具,可迁移有害元素适用于所有可触及区域的涂层;针对其他家具,则仅适用于色漆涂层。
表2 家具中可迁移有害元素限量要求新旧标准比较
1.4 其他有害物质
1.4.1 邻苯二甲酸酯
邻苯二甲酸酯是邻苯二甲酸与醇通过醇解反应所得到的酯类产物,是一类化合物的统称,在塑料家具及家具的塑料部件中主要起到增塑剂的作用。标准主要限制使用6种特定邻苯二甲酸酯,如图1所示。新标准区分了低碳链邻苯二甲酸酯(DBP、BBP、DEHP)和高碳链邻苯二甲酸酯(DNOP、DINP、DIDP)的毒性差异,并修改了限量要求,由DBP、BBP、DEHP、DNOP、DINP、DIDP 各≤0.1% 变更为DBP 、BBP、DEHP总量≤0.1%,适用于塑料家具及婴幼儿和儿童家具可触及塑料部件;DNOP、DINP、DIDP总量≤0.1%,仅适用于婴幼儿及儿童家具的可触及区域内的塑料部件。值得注意的是塑料家具在GB/T 32487—2016《塑料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中虽有定义,却很难准确界定,现在家具都是多种材料的复合,为了确保产品合规,建议家具生产企业应确保塑料部件全面合规。
图1 限制使用的6种特定邻苯二甲酸酯
1.4.2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主要存在于塑料中,是指两个以上苯环连在一起的碳氢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5]。新标准苯并[α]芘限量要求未发生变化,增加了苯并(j)荧蒽、苯并(e)芘两种多环芳烃的检测,由原来的16种多环芳烃变为18种多环芳烃。规定苯并[α]芘≤1.0 mg/kg,18种多环芳烃(PAH)总量≤10 mg/kg,适用于塑料家具、婴幼儿及儿童家具的可触及区域内的塑料部件。
1.4.3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标准新增项目,其分解产物具有致癌性[6]。主要是参照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规范》、GB 20400—2006《皮革和毛皮 有害物质限量》等标准限制24种芳香胺物质使用,规定含纺织面料的家具可分解芳香胺染料≤20 mg/kg,含皮革的家具可分解芳香胺染料≤30 mg/kg,人造革由于基材为纺织品,含人造革的家具可分解芳香胺染料限量值同含纺织面料的家具要求。
1.4.4 放射性核素
家具中的放射性主要来源于石材部件,包括天然石材、人造石材、岩板等。主要参考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A类装饰装修材料的要求,规定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应同时满足内照射指数IRa≤1.0和外照射指数Ir≤1.3。该项目的规范确保了家具中石材部件的安全性,降低消费者因接触放射性物质而患病的风险。
1.4.5 富马酸二甲酯
富马酸二甲酯主要用于海运家具的防霉剂。考虑我国商品进出口贸易的便利及安全性,标准遵循欧盟2009/251/EC指令规定,限定富马酸二甲酯的使用量不超过0.1 mg/kg,并特别强调了其在海运软体家具产品中的适用性。
1.4.6 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
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是多用于塑料、纺织品、聚氨酯泡沫、木材的一种溴系阻燃剂,鉴于其潜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性及环境健康风险,已被严格限制用于公共场所及具备阻燃性能的家具产品中,其限量指标遵循GB 28481—2012标准,含量均须严格控制在≤1 000 mg/kg的限量阈值内。
2 试验方法
2.1 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新标准修改了甲醛的试验方法,甲醛的收集由原来的干燥器法变更为气候舱法,该方法无需对样品进行破坏性处理,而是按照承载率系数选择合适大小的气候舱,将家具成品整体放入,通过模拟室内环境,更科学、准确地反映家具在实际使用场景下的甲醛释放状况,较旧标准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合理性。甲醛的定量方法摒弃了传统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得甲醛的检测结果更为精确、可靠。苯、甲苯、二甲苯、TVOC的测试同样采用气候舱法进行气体样本的采集,定量方法按GB/T 31106—2014《家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的规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苯、甲苯、二甲苯进行单独定量,TVOC浓度为所有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包括正已烷和正十六烷)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分浓度之和。
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的测定区分软体家具、木家具及其他家具两种类型,其中软体家具按照面积承载率进行计算,木家具及其他家具按照体积承载率进行计算。软体家具暴露面积的测量和木家具及其他家具外形轮廓体积的计算按标准中附录F和附录G的要求进行,但随着家具产品的形态日益多样化,通过人力测算的效率低下、误差较大,致使检测结果的重复性与准确性难以保障,建议企业和质检机构通过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对人工测量流程进行规范约束,或采购三维激光扫描测定装置实现家具暴露面积与外形轮廓体积的精准、高效测量与计算。
2.2 可迁移有害元素
新标准修改了可迁移有害元素的试验方法。相较于 GB 18584—2001 仅涵盖铅、铬、镉、汞4种元素且引用试验方法版本陈旧的局限,新标准采用GB 6675.4—2014《玩具安全 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中“8.1色漆、清漆、生漆、油墨、聚合物的涂层和类似的涂层”的方法进行测试试样的制备和提取,和GB 6675.4—2014标准中“9 测试方法的检出限”进行检测。该试验方法已在行业稳定应用多年,方法较为成熟,有利于企业和质检机构的使用。
2.3 其他有害物质
由于家具产品及其材料中有害物质的试验方法标准体系逐步完善,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采用GB/T 40906《家具产品及其材料中禁限用物质测定方法 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外标法,多环芳烃的测定采用GB/T 40971《家具产品及其材料中禁限用物质测定方法 多环芳烃》,可分解芳香胺的测定采用GB/T 40904《家具产品及其材料中禁限用物质测定方法 偶氮染料》,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采用GB/T 40908《家具产品及其材料中禁限用物质测定方法 阻燃剂》。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试试样不仅针对塑料,而且应包含皮革、纤维织物、泡沫塑料和木质材料,且每种材料需单独进行测试。此外,放射性核素的测定严格遵循 GB/T 38724《家具中有害物质 放射性的测定》,富马酸二甲酯的含量检测则依据 GB/T 27717《家具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测定》进行。上述试验方法均紧密围绕家具产品特性制定,深度契合家具行业的实际需求。
3 有害物质管控建议
3.1 研读标准文本
了解标准文本内容是应对新标准变化的首要之举,建议家具生产企业、质检机构都应当研读标准文本,必要时成立专项小组,深度研读熟悉标准各项要求,并组织内部培训。针对疑难问题可向权威专家咨询,确保精准把握标准内涵,为生产、质检提供有效而坚实的理论指导。
3.2 优化生产策略
家具生产企业需要积极梳理、分析影响家具质量的原因,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一是寻找能够提供符合新标准要求的原材料供应商,采购更高质量的原材料;二是要在生产环节,全面评估现有工艺,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参数调整、流程改进、设备与技术更新等手段优化工艺,保障产品质量符合新标准,实现质量与标准的“双提升”。
3.3 强化产品监管
各家具生产企业内部应根据新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原材料检验制度、生产过程控制制度、成品出厂检验制度等,确保产品从设计、生产、检测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新标准要求。同时,行政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也要强化对新标准的宣贯,适时开展监督抽查或行业检查等工作。
4 结语
GB18584—2024是对旧标准GB18584—2001和GB28481—2012的整合和完善,对进一步提升家具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家具行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标准在适用范围、限量指标及测试方法等方面的重大变化,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新标准的宣贯培训,以便质检机构和家具生产企业更准确地理解标准、执行标准,尤其是生产企业应积极应对,提前深入学习标准内容,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确保产品满足新要求,在保障产品质量与环保性能的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稳健发展,为消费者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家居环境,促进家具行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人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