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增长逻辑遭遇逆周期挑战,会展业如何突破“政策依赖症”和经济不确定性,铸造真正具有抗周期韧性的新引擎?3月28日,2025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年会暨无锡会展目的地建设大会(以下简称“中国会展业年会”)在无锡开幕。本次年会以“创新谋机遇 融合促发展”为主题,聚焦逆周期调节下的会展产业生态重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曲维玺、无锡市贸促会会长钱前、国际会展业协会(UFI)名誉主席陈先进、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善青、南京市贸促会会长梁洁、中国贸易报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俊、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刘大可、汉诺威米兰展览(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良等出席开幕式。
曲维玺宣布将2025年定为“会展业融合发展年”,提出在AI赋能下搭建会展业平台,借鉴深度智能开源共享理念,通过智能客服、精准匹配、数据洞察等一站式服务提升运营效率。同时强调需大力推广VR/AR沉浸式办展、区块链及电子签约等技术应用,使“云参展”从补充选项转变为核心竞争力,为参展各方提供全新体验。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会展规模突破千亿元,线上线下融合展会占比达35%,但在数据应用与交互体验方面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对此,陈先进指出,欧洲和亚洲是全球展览场馆面积及办展规模最大的两大市场,国际展览协会调研显示全球会展业前景保持谨慎乐观。
刘大可提出会展功能多元化发展方向,建议探索投资、金融等衍生功能。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淮认为“会展经济逆势突围,正成为驱动增长的新引擎”,强调逆周期下会展业对产业升级与突破增长瓶颈的引领作用。
此外,长沙市会展工作管理办公室原二级巡视员陈树中主张强化数字经济时代展会的社交功能属性,通过促进交易变现延伸商业价值。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新媒体营销专业委员会主任潘涛提出“打破常规思维,实现内容IP化”,倡导通过融合共创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本次中国会展业年会期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同步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展览业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国共举办线下展览总数为8916个,展览总面积为14678.66万平方米。
(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