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世贸组织发布《全球贸易中最惠国条款的重要性:综合分析》,通过分析世贸组织成员提交的海关数据,研究最惠国(MFN)原则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发现 MFN 原则仍主导全球贸易,区域贸易协定和优惠贸易安排虽有影响,但未动摇其核心地位。
重要研究结论:
1、全球概述:通过对 184 个经济体 2022 年数据的分析,得出在全球贸易中,即使假设所有双边优惠关税被充分利用,MFN 贸易占比仍达 78%。但实际 “观察到” 的优惠贸易仅占全球进口的 17%,远低于理论上可享受优惠的 22%,这意味着约 1/5 符合优惠条件的贸易未使用优惠,而是以 MFN 条款进行,使得 MFN 条款下的货物贸易占比达 83%,且该比例与往年数据相符。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以及中美贸易冲突对全球贸易影响较小。尽管数据局限性导致这些影响被高估,但 2022 年反倾销措施平均仅占全球贸易的 1.3%,反补贴税占 0.6%;中美贸易冲突中,美国从中国进口受额外关税影响的部分占美国自华进口的 52%,但仅占全球进口的 1.3%,中国从美国进口受影响部分占中国自美进口的 73%,占全球进口的 0.6% 。MFN 贸易还可细分,其中 51% 为 MFN 免税贸易,32% 需缴纳 MFN 关税。在贸易关税分布上,优惠进口大多集中在免税水平,而 MFN 贸易流分布更为多样,免税贸易虽占进口的三分之二,但仅占关税线的三分之一,且随着 MFN 关税增加,贸易份额下降,但涉及的关税线数量减少不明显。
2、按经济体分析:对前 20 大进口国的进口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国家大多以 MFN 原则进行进口贸易。如美国 2022 年 52% 的进口免税,24% 需缴纳 MFN 关税,18% 使用优惠贸易安排;中国、日本等国家也有类似情况,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 MFN 免税进口占比极高。几乎所有 WTO 成员都有优惠关税安排,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利用,优惠贸易占比在 3 - 38% 之间。
3、按区域分析:不同区域的 MFN 贸易份额存在差异。中东地区 MFN 贸易份额最高,达 94%;非洲为 89%,东亚为 87%;欧洲、西亚和北美地区也较高,在 81 - 82% 之间;而大洋洲、中南美洲及加勒比地区、中亚的 MFN 贸易份额相对较低,分别为 64%、77% 和 78%。这表明不同区域的贸易安排存在多样性,部分区域更倾向于优惠贸易安排。同时,分析还发现,若中南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充分利用现有优惠关税方案,其 MFN 贸易份额可能降至 69%,这体现了该区域在优惠贸易利用上存在 “未充分利用的机会”。
4、按 MTN 类别分析:根据 MTN 类别对 2022 年全球进口值进行分类,“矿产和金属” 是进口值最高的产品类别,其 MFN 贸易占比达 85%。“电气机械和电子设备”“化学品”“石油”“机械、办公和计算机械” 等也是主要的贸易产品类别,这五大类产品占全球贸易的 70% 以上,且 MFN 贸易份额在 80 - 94% 之间。相比之下,部分农业相关产品类别贸易值较小,且 MFN 贸易份额较低,如 “水果和蔬菜” 的 MFN 贸易份额仅为 48% 。
5、按收入群体分析:从进口维度看,高收入经济体给予 84% 的进口产品 MFN 关税待遇,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 MFN 贸易份额为 83%,下中等收入经济体降至 79%,低收入经济体的 MFN 贸易份额最高,达 93%。从出口维度看,高收入国家 84% 的货物出口按 MFN 条款进行,而低收入国家该比例仅为 71%。这表明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时更倾向于利用优惠关税,而发达国家在出口时更多地面临 MFN 条款,可能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能通过非互惠的关税安排获得更多优惠市场条件。
6、MFN 进口与出口份额对比:不同经济体的 MFN 进口和出口份额存在差异。以 2022 年世界前 20 大贸易国为例,墨西哥的 MFN 进口份额为 78%,接近全球平均水平,但出口的 MFN 待遇份额仅为 55%,因其大量出口产品进入美国时享受优惠市场条件;新加坡和土耳其的 MFN 进口份额也显著高于出口份额;日本和欧盟等经济体的 MFN 使用相对平衡,但仍偏向进口。澳大利亚、越南和俄罗斯联邦等经济体则相反,进口更多采用优惠条款,出口更常面临 MFN 待遇。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经济体在贸易政策上的侧重点和实际贸易地位的不同。
(来源: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